2010年10月13日星期三

月子新观念

产后一个月,是女性一生当中最重要的生理转机,此时荷尔蒙的分泌特别活跃,最能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原先母体怀孕前的疾病,像是寒症、低血压、贫血、胃下垂、皮肤病、气喘,或是内脏下垂引起的容易疲劳、腰酸背痛、肩膀僵硬等症状,就连身材上的缺点,如小腹突出、胸部不发达等情形,都可以经由正确地坐月子获得改善。“宝宝的新生就是母体的重生”,这句话一点也不错!如果好好把握坐月子良机,必能脱胎换骨,愈生愈美丽。

坐月子的重要性

近来西方医界开始重视「产后照顾」(Post-Delivery Care),他们做过一项调查:如果生产之后缺乏调养,产妇的体重将不容易恢复,乳房会疼痛,经常掉头发或便秘(五人中就有一人),其它症状如疲倦、头晕、出汗、手麻、痔疮、没有食慾、长青春痘、脸潮红等比比皆是,身体的抵抗力也会减弱。因此,尽管中西的文化背景不同,对於产后多休息、补血、补气、避免感染、补充营养、充份休息的坚持则是一致的,坐月子并非老掉牙的传统观念。

尽情地吃与睡

其实,坐月子的方法并不难,只要把握住这段难得的时间,尽情地吃与睡!「吃」就是阶段性的饮食调理(而非一昧地大补),「睡」则是充份的静养休息;两者相互配合,因而提供了改善体质的契机,尤其是那些平时过於忙碌,身体差而无暇调养的人,更不应该放过这个机会。坐月子不只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宝宝及家人的幸福,一个月子做得好的母亲,才会有充足的奶水以哺育小孩,才会有健康的身体以迎向未来生活的挑战。

第二胎的产妇最配合

有些人以为怀孕生产是自然的生理现象,并不是疾病,便不加理会;或是自忖著「我还好」的心态,以为平日营养已经足够,不需要特别调养;或是因为嫌麻烦,没有长辈同住帮忙的情况下而放弃在先,实属可惜。事实上,產后生理虚瘀并见,稍有不慎便容易得病,绝不能敷衍了事。很多人都是到了生养第二胎,才有坐月子的决心与体认,这是因为有了第一胎的经验,才会相信执行坐月子的重要性。

阶段性食补─产后恢復窈窕的关键

刚生产完常会觉得疲惫,全身酸麻,甚至四肢无力,备感虚弱。以往的观念是赶快吃麻油鸡,以为这样可以补充体力,其实是大错特错了!因为产妇刚生产完,胃肠急需休息,同时吸收力也不好,如果过度食补反而会使子宫内的瘀血停滞不出。所以产后的食补是「阶段性的食补」,如果不懂方法,一味地大补特补,不但会补得过多而发胖,身材难以恢復外,也会影响产后子宫的收缩与恶露的排净。把握「阶段性食补」1:2:3先排恶露、后补气血的原则,就能在进补的同时避免发胖,让体态更轻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