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乳营养丰富非牛奶所能及,藉由哺喂母乳,可将母亲的抗体给宝宝,增加宝宝的免疫力,减少腹泻、呼吸道感染等问题,有过敏体质者更要哺喂母乳,尤其初乳的抗体特别多,千万不要错过。
此外,哺喂母乳可说是促进亲子关系的最佳方式,而据医学研究,喂母乳可减少乳癌、卵巢癌的发生机率,并且能促进产后子宫收缩,迅速排泄体内脏东西,对产后肥胖的妈妈,更能藉此消耗体内脂肪,达到减肥效果。
大多数孕妇在产前都愿意哺喂母乳,一面欣赏介绍哺乳的海报照片,一面想像婴儿柔顺地在自己怀里吸奶。但哪里知道,产后的『哺乳大战』却让新手妈妈筋疲力竭,全家人仰马翻。
因此若想成功哺乳,要注意以下几点:
※坚定的信念是成功哺喂母乳的基础
哺乳成功的关键主要是在于妈妈本身的信心与决心,只要能相信自己、相信宝宝,有著很强的信念,这就是顺利哺乳的关键。相信自己的身体能产生充足的乳汁来喂饱宝宝,并提供他所需要的营养。所以如果真的有心要喂母乳的话,奶粉奶瓶是不需要的。不要给自己一扇后门,这样妳就会勇往直前了。而这个坚强的信念不能只放在自己心理,还要让週遭的人也知道并配合。
※产前要有哺乳的知识
产前建议多逛母乳推广网站,以利哺乳知识的吸收。选择正确的书籍并反复的熟读,对准备哺乳的妈妈来说是增加信心的第一步。首先要了解母乳分泌的机转,只要婴儿多吸吮,乳汁自然分泌多,这是「供需平衡」原理,所以勿添加配方奶喂食,母乳才有制造的机会。并且了解和避免初期哺乳可能发生的问题,如此正确的资讯才是坚强信念的后盾,也是往后哺乳过程中随时的指导原则。
※选择有『母婴亲善』措施的产科机构待产,以增加成功哺乳的机会
产后一小时内尽早哺乳,让婴儿一出生和妈妈亲密拥抱、接触母亲乳房;採取母婴同房的措施,让母亲学习对婴儿有适当的反应,依照婴儿的需求而餵奶。因婴儿吃奶没有时间表,只要嘴巴在找(寻觅反射)就要餵奶,不要等到大哭再喂食。
※不用奶瓶奶嘴,以免乳头混淆
有些孩子只要吃过一餐奶瓶,就不肯乖乖吸吮妈妈的乳房,这会让产妇沮丧,只好选择断奶。问题一旦发生,要戒断奶瓶,重新让婴儿接触乳房,用滴管或哺乳辅助器让婴儿一边学习含乳房一边吸到滴出来的乳汁(可事先挤出来的母乳),可能要花两三天的功夫,勤奋地餵奶,才有机会成功。
※舒服正确的喂奶姿势
新生儿大约每两个小时就要喂一次,一天喂食十至十二次,所以妈妈喂奶姿势一定要舒服,可以躺著餵奶,或是准备有扶手的椅子或沙发。抱婴儿姿势也要正确,婴儿头及身体成一直线,肚子面向妈妈肚子,不可以肚子朝天,以免歪著脖子转头吸奶不舒服。各位准妈妈一定要有心理准备,产前睡眠要充足,产后日以继夜永无休止的哺乳,大约三週后才会得心应手,享受哺乳的乐趣。
※鼓励与支持
产妇要有坚强的毅力,吃苦耐劳哺乳,三週后才能享受到完全哺乳的好处,这段期间,请家人多多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让她『专心』哺乳,以养育健康的下一代。
至於『上班喂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上班挤奶』与『母乳储存』是两个重要关键。上班期间最少3-4小时需挤奶一次,最好是徒手挤奶,刚开始可能一次挤不到100毫升。利用一些技巧,像是挤奶前先作一些放松运动、听音乐、找喂母奶的同事大家一起挤,还可以利用卫生纸轻触乳头刺激喷乳反射,当然刚开始也可以抱持『少量多次;积沙成塔』的概念。
至於『母乳储存』就容易多了,只要是清洁的容器就可以,市面上的『密封袋』是个不错的选择,既便宜又不易破损。所以上班妈妈只要带一个小型保温筒将上班挤好的奶置於其中保持恆温,回家后再依需要放入冷藏或冷冻室保存,尽量利用在家时间亲自喂奶,就能轻松持续喂奶到孩子两岁以上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